母豬的攻擊行為是一種十分普遍、十分正常的行為,主要由母豬群的組群關系及層次結構驅使而成。最激烈的攻擊行為通常發生在母豬混群后48小時內。攻擊行為通常包括咬斗、追逐、驅逐(比如不讓靠近采食區或休息區)等,這種行為通常是為了確定在群體中的主導地位,強勢的母豬會“凌駕于”相對弱勢的、溫順的母豬之上。
盡管這種確定地位的行為需要的時間很短,但卻給母豬的福利以及生產性能帶來重大影響。母豬之間的攻擊行為會造成更多創傷,主要在頭部及身上。被劃分為相對弱勢及溫順的母豬體內的皮質醇指標更高,是攻擊行為造成了應激的反映。最后,攻擊行為還影響母豬生產性能,表現為在妊娠期,強勢的母豬體重增長相對其它母豬較多。
關鍵是要意識到母豬的攻擊行為會給母豬的福利帶來不良后果以及對母豬的生產性能、健康潛在的負面影響,并想辦法減輕混群時的攻擊行為。對于如何應對這個嚴重的問題,科學家們提出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改變:豬舍、營養、基因。
豬舍
空間不足時,母豬無法躲避或者逃離,因此會降低緩解攻擊行為的進程。拓寬空間、提供實體的護欄保護更多相對弱勢的母豬、維持較小的群組讓母豬熟悉同欄母豬,這些都有助于從整體上緩解攻擊行為。
營養
一旦群體中母豬的地位確立下來,仍應關注攻擊行為。與進食相關的攻擊行為表現為由于有限的進食空間、有限的進食權利、受限的進食量而讓一些母豬饑餓。因此,可添加額外的墊料,以分散母豬的注意力,從而減少咬斗;但是也有可能因為額外的墊料有限,母豬為爭奪這些有限的墊料而產生更多的攻擊行為。攻擊行為最常發生在讓母豬同時采食時,因此,應該讓母豬分開或者單獨采食。
基因
與所有的物種一樣,母豬表現出攻擊行為的頻率、嚴重程度也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個體差異與生俱來,但隨著養豬業逐漸過渡到群養模式,通過基因選擇,選擇攻擊性較小的品種也許是未來的趨勢。選擇品種尤其要關注個體母豬的社交行為,通過行為的轉變及群組數量的改變,提高母豬福利。
養豬業仍會繼續面臨群養母豬的攻擊行為這個挑戰,也許永遠也無法完全消除。但是,通過改變環境、改變營養、選擇社交較好的母豬,有助于緩解這些攻擊行為及其帶來的消極影響。
上一條: 如何判斷母豬是否已經產完?8招教你判斷母豬是否產完!
下一條: 米糠喂豬的正確方式!